诚财视点 | 资产配置研究周报
01 近期主要市场影响因素 1.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》,提出6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。其中提出,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,适当延长免签时间。鼓励打造多样化、差异化低空飞行旅游产品。 2. 央行行长潘功胜最新发声表示,2024年中国经济预计可以实现全年5%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。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,进一步完善经济治理的方式。对于近期人民币贬值,有信心、有条件、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。 3. 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.5上调至1.75,于1月13日实施。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召开会议指出,未来一段时期,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。人民银行、外汇局将继续综合施策,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。 4. 证监会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,明确将坚持稳字当头,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。加强境内外、场内外、期现货联动监测监管,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。深化科创板、创业板、北交所改革,增强包容性、适应性。全面落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。加快制定对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行为约束的总体监管方案。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。 5.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,以美元计价,2024年12月中国出口同比为10.7%,前值为6.7%;进口同比增长1.0%,前值为-3.9%;贸易顺差1048.4亿美元,同比增长40.3%。
简评:
受“抢出口”拉动,2024年12月出口同比10.7%,整体偏强;2024年全年出口同比增速达5.9%,较2023年多增10.6个百分点。从目的地来看,12月对美国、东盟、非洲、欧盟的出口较前11个月分别提升0.14、0.14、0.11和0.09个百分点。对美国的出口仍然保持韧性,或主要源于特朗普关税落地前的“抢出口”。从12月出口产品结构看,机电产品、劳动力密集型产品、钢材等拉动有所增强,分别较前11个月提升0.29、0.07和0.02个百分点;集成电路、手机、船舶等产品分别较前11个月回落0.05、0.05和0.04个百分点。当前,美国加征关税的节奏和方式尚不确定,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主要面临的挑战。
6. 美国12月CPI同比2.9%,前值2.7%,市场预期2.9%;CPI季调环比0.4%,市场预期0.4%;核心CPI同比3.2%,前值3.3%,市场预期3.3%,核心CPI季调环比0.2%,前值0.3%,预期0.3%。 受能源价格扰动,12月CPI走高。不过,核心CPI中的房租、运输价格涨幅相对稳定,且核心CPI低于市场预期,缓解了近期市场对通胀抬头的预期。分项来看,CPI中能源价格同比降幅从-3.2%收窄至-0.5%,环比从11月的0.2%大幅升至2.6%;酒店住宿价格下降、医疗服务增长幅度较小、以及租金涨幅相对温和,有助于抑制当月的通胀数据。核心通胀(不含住所的服务通胀)季调环比较11月下降0.1个百分点至0.2%。数据公布后,市场对美联储继续降息的预期升温。利率期货交易员增加了对美联储今年6月降息的押注,2025年美联储降息2次的可能性上升。 7.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.1个百分点至3.3%,预计202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.3%。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2.7%,欧元区经济增长1%。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0.1个百分点至4.6%。
02 重点关注事件 1.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初步核算,2024年我国GDP为134.91万亿元,同比增长5%;其中,第四季度同比增长5.4%。2024年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.8%,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.5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.2%。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年下降0.1个百分点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.1%。
简评:
2024年顺利实现5.0%的经济增长目标,且四季度经济数据更加积极。其中,四季度GDP同比为六个季度最高值,达到5.4%;四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较三季度有所改善,12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转正;四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.2%,是2022年以来单季最高。 从12月单月数据来看,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6.2%,环比0.64%,均显著高于前值;12月社零同比增长3.7%,略高于前值,环比季调则低于前值;12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2.2%,略低于前值2.4%;12月地产销售额增速略高于前值,继续处于同比正增长区间。 从2024年需要继续改善的线索来看,全年名义GDP增速为4.2%,名义增速中枢仍需要提升;需求端增速仍明显低于工业增加值所代表的供给端增速,需求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;全年出口5.9%的增速不易复制,2025年需要内需政策进一步发力承接。
2. 据央行统计,2024年12月末,M2同比增长7.3%,M1同比下降1.4%。2024年全年,人民币贷款增加18.09万亿元;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.26万亿元,比上年少3.32万亿元。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8.34万亿元,同比增长8%。
简评:
12月社会融资增量为28575亿元,同比多增9249亿元。受置换债券发行加快影响,政府债券融资对社融形成一定支撑,并推动M1同比继续改善。截止2024年末,用于置换隐形债务的地方再融资专项债发行2.2万亿元(其中0.2万亿元为使用结存限额),实现了全年2万亿的目标。 12月人民币贷款新增9900亿元,同比少增1800亿元。信贷结构中,居民和非银贷款同比多增,企业贷款同比少增,企业贷款是核心拖累项。12月居民贷款增加3500亿元,同比多增1279亿元。其中,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3000亿元,同比多增1538亿元,主因地产数据改善带动;12月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4900亿元,同比少增4016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减少200亿元,同比少减435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400亿元,同比少增8212亿元,票据融资增加4500亿元,同比多增约3003亿元。受地方政府化债影响,部分城投平台隐性债务中的存量贷款被置换或提前偿还;票据融资有所发力,“以票冲贷”操作一定程度上起到托底的作用。 12月政府债券增加17612亿元,同比多增8288亿元,为历史单月最高水平,是增量结构中最大的贡献项。除政府债券外,低利率环境下企业债券融资也有所恢复,12月企业债券同比多增2590亿元。 12月M1同比下降1.4%,M2同比增长7.3%。因置换债券规模仍然较大,部分资金继续以企业活期存款形势沉淀,叠加春节因素影响,推动12月M1同比增速从上月的-3.7%升至-1.4%,M2同比增速也受到一定支撑。但受非银存款大幅减少拖累,12月M2反弹幅度受到约束。 央行近期表示,按照中央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”要求,人民银行今年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总体来看,12月社融同比增速回暖,预计各项政策将持续形成合力。
03 近期资本市场表现 (一)股票市场表现
本周(1.13-1.17),市场持续调整,主要指数大幅反弹。其中,创业板指数上涨4.66%,深圳成指上涨3.73%。从行业上来看社会服务、传媒和计算机等行业涨幅靠前,公共事业、银行和家用电器等行业垫底。海外市场方面,恒生指数上涨2.73%,标普500指数上涨2.91%。 (二)市场资金价格表现
本周(1.13-1.17),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,市场大部分资金价格有所上行。从价格变化趋势来看,DR007上行10.21BP;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.25BP为1.6700。 (三)债券市场表现
从债券市场表现来看,受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等因素影响,中证国债指数和中证企业债指数涨跌不一,中证国债指数上行0.03点,中证企业债指数下行0.22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