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财视点 | 资产配置研究周报
01
近期主要市场影响因素
1. 金融监管总局决定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,人保财险、中国人寿、平安财险、新华人寿等10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。试点保险公司投资黄金应当使用货币资金,不得办理黄金实物的出、入库业务。投资黄金账面余额合计不超过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%。
2. 证监会发布《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八方面共18条政策措施,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、绿色低碳、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、薄弱环节集聚。《实施意见》提出,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,完善科技型企业信息披露规则,适时扩大发行承销制度试点适用范围,优化并购重组估值、支付工具等机制安排,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多层次债券市场。
3. 证监会印发《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,提出十二条举措助力中长期资金入市。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全面做优做强核心宽基股票ETF,推出更多红利、低波、价值、成长等策略指数ETF。推出更多优质利率债ETF,稳妥推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。研究推出多资产ETF等创新型指数产品。建立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。全面完善ETF运作机制。继续免收ETF上市年费,推动降低或减免ETF做市等费用,适时适度引导行业机构调降大型宽基股票ETF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。
4. 中央金融办、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,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、全国社会保障资金、基本养老保障资金、企业年金基金、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。主要举措包括: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;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,稳步提升社保基金股票投资比例;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;提高企业年金基金市场投资运作水平;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;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。
5. 证监会就“长钱入市”表示,中长期资金将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,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,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。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%;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今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%用于投资A股;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1000亿元,春节前批复500亿元投资股市;将适时推动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扩面增量。中信证券认为,若相关目标能完全实现,入市资金规模或达万亿。
6. 证监会表示,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已初步形成,将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和定位,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薪酬管理制度,防止出现重规模、轻回报的经营倾向。2025年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,预计每年可以为投资者节约费用450亿元。将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,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。
7.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春节假期8天,全国国内出游5.01亿人次,同比增长5.9%;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.02亿元,同比增长7.0%。
8.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受春节假日临近、企业员工集中返乡等因素影响,1月份制造业PMI为49.1%,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。非制造业PMI为50.2%,比上月下降2个百分点。
简评:
受春运效应影响,1月制造业PMI较2024年12月回落1个百分点至49.1%,且环比降幅大于往年同期。从供需情况来看,1月生产指数环比-2.3%至49.8%,新订单指数环比-1.8%至49.2%,生产指数回落幅度大于新订单指数。其中,内需、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较前月回落1.8%、1.9%至49.6%、46.4%。在行业方面,消费品制造业、高耗能行业PMI降幅较为显著,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环比降幅相对较小。非制造业PMI回落2.0个百分点至50.2%。其中,建筑业PMI指数降幅较大,环比下降3.9%至49.3%,重新落入收缩区间;服务业PMI环比下降1.7%至50.3%,降幅相对有限。
9.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月份,全国CPI同比涨幅由上月的0.1%扩大至0.5%,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.7%;工业生产处于淡季,全国PPI同比下降2.3%,环比下降0.2%。
简评:
受春节错位因素影响,1月份CPI同环比上行,食品价格和服务上涨是主要影响因素。食品价格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.24个百分点,占CPI总涨幅三成多;服务价格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.37个百分点,占CPI总涨幅五成多;国际原油和黄金价格上涨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.1个百分点。PPI同比下降2.3%,跌幅与前一月持平,环比跌幅则扩大0.1个百分点。其中,生产资料价格下跌、生活资料价格持平。其中,上游煤炭采选、黑金冶炼等行业跌幅较大,油气开采领涨;中游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下降0.7%,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.6%,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.1%,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上涨0.8%,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.5%。
02
重点关注事件
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4.3万人,为三个月最低水平,预期为17万人,去年12月和11月合计上修10万人。1月失业率为4%,预期为持平于4.1%。
简评:
美国1月新增非农14.3万人,低于预期的17.5万和上个月的25.6万,且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分化态势。其中,就业增长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(+44000 人)、零售业(+34000 人)和政府(+32000 人);拖累本月就业的主要是临时支持、休闲酒店、运输仓储与批发等偏服务性行业,可能与年底假期的旺季需求前置有关。美国劳工统计局表示,洛杉矶的野火以及美国其他地区的严冬天气,对本月的就业“没有明显影响”。
不过,美国劳工统计局称,将2024年11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21.2万人上修至26.1万人;2024年12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25.6万人大幅上修至30.7万人。经过此番修正,11月和12月就业人数总计比先前报告增加了10万人。
2025年1月,美国失业率为4%,为去年5月以来新低,低于预期和前值的4.1%。美国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.5%,高于前值和预期的0.3%;同比增长4.1%,亦高于预期的3.8%,前值为3.9%。
尽管1月就业增长不及预期,但前月数据大幅上修,且失业率意外下滑,整体上引发了通胀担忧,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会继续维持其“观望”态度,且这种观望可能会更持久。数据公布后,美债利率与美元走强,10年美债逼近4.5%,CME利率期货隐含的3月不降息预期进一步升至90%以上。
03
近期资本市场表现
(一)股票市场表现
本周(1.20-2.7),市场持续上行,科技股表现活跃。其中,创业板指数上涨5.36%,科创50指数上涨6.67%。从行业上来看计算机、传媒和汽车等行业涨幅靠前,煤炭、石油石化和食品饮料等行业垫底。海外市场方面,恒生指数上涨4.49%,标普500指数下跌0.24%。
(二)市场资金价格表现
本周(1.20-2.7),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,市场大部分资金价格有所下行。从价格变化趋势来看,DR007下行33.66BP;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7.15BP为1.6032。
(三)债券市场表现
从债券市场表现来看,受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等因素影响,中证国债指数和中证企业债指数保持上行,中证国债指数上行1.47点,中证企业债指数上行0.73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