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400-650-0717 010-84267268  服务时间:工作日(9:00-12:00 13:00-17:30)

3·15诚守特辑 | 个人信息保护

发布时间:2025-03-12  

“您好,我是XX快递客服,您最近的包裹丢失,请点击链接申请理赔……”

“XX家长,您孩子被选入XX培训班,需立即缴费……”

这样的电话或短信,你是否也收到过?这些精准的“定制化”骗局背后,往往与个人信息泄露有关。在大数据时代,个人信息已成为“隐形财富”,稍不留神就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守护你的“数字身份”。

个人信息包括什么‌?

许多人以为只有身份证号、手机号才算个人信息,其实远不止于此!以下均为个人信息:‌

  • ‌基本信息‌:如姓名、出生日期、身份证号码、联系方式(电话、电子邮箱)等。

  • ‌生物识别信息‌:如指纹、面部识别特征等。

  • ‌住址信息‌:包括家庭住址、工作地点等。

  • ‌医疗健康信息‌:如病历、体检报告、用药记录等。

  • ‌金融账户信息‌:如银行账户、信用卡信息等。

  • ‌行踪轨迹信息‌:如出行记录、地理位置信息等。

  • ‌宗教信仰信息‌:如宗教信仰、参与的宗教活动等。

  • ‌特定身份信息‌:如种族、民族、政治面貌等。

  • ‌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‌: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也属于敏感个人信息。

个人信息泄露的4大“重灾区”

信息泄露可能就在不经意间发生,这些场景尤其要警惕:

网络平台漏洞

不正规的APP、网站非法收集用户数据;

社交媒体晒图暴露车牌号、家庭住址。

钓鱼诈骗陷阱

伪基站短信、虚假中奖链接;

冒充客服索要验证码或密码。

“内鬼”倒卖

行业内部人员非法贩卖快递单、酒店入住记录;

废旧手机未清除数据直接转卖。

公共设备风险

公共WiFi窃取手机隐私;

打印店、共享充电宝植入木马程序。

6招筑牢个人信息“防火墙”

保护信息并非难事,关键在细节!

密码分级管理

为支付类APP设置独立高强度密码(字母+数字+符号组合);

定期更换密码,避免“一码走天下”。

授权谨慎“开绿灯”

关闭APP“非必要”权限(如定位、通讯录读取);

谨慎参加“扫码领礼品”“填写问卷送优惠”活动。

隐私物品“物理加密”

快递单、机票用记号笔涂抹个人信息;

旧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,存入无关数据覆盖原内容。

陌生链接“三不原则”

不点击、不转发、不输入个人信息!

官方客服电话需通过官网核实,勿轻信来电显示。

公共网络“零敏感操作”

不在公共WiFi下登录银行账户或输入密码;

使用流量进行支付操作更安全。

定期“体检”防泄漏

通过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查询风险;

发现异常扣费、陌生账号登录,立即冻结并报警。

信息泄露后,如何紧急止损?

若怀疑信息已泄露,三步快速应对:

改:立即修改相关账户密码;

冻:联系银行冻结可疑交易,挂失证件;

报:保留证据向平台投诉,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在大数据时代,个人信息保护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。每一次我们谨慎地授权给应用程序访问我们的数据,每一次我们更新密码以增强账户的安全性,实际上都是我们在积极地捍卫自己的个人权益。

投资者俱乐部


财富

欢迎关注 诚财富微信公众号

财富
热线

400-650-0717
财富热线,专业服务

产品
预约

消费者
权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