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聊客听 | 142亿财富交接,八旬铁腕掌舵人如何布局?
“二代接班”“财富传承”,始终是企业家们面临的一道难解命题。而“猪肉帝国”的创始人,以价值逾百亿港元的家族信托架构,为众多面临相似挑战的家族企业,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制度化传承范本。
01
家族企业的传承之困
这位创始人的家族信托,并非一时兴起,或许与其家族风波有关。
作为中国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,该集团构建了一个横跨中美、年营收超千亿的庞大商业版图。然而,再坚固的商业版图,却难以抵御家族内部的分歧暗流。
据了解,创始人有两个儿子,其中长子一直被视为接班人培养。然而,父子二人在公司战略、管理风格上分歧日益加剧。2021年6月,矛盾彻底爆发,父子办公室争执后,长子被免去职务,随后更是在公开渠道对父亲进行了一系列控诉,企业股价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。
图片来源:上文上市公司公告
市面上,也有部分人将罢免长子、股价下跌等事件归结于企业没有妥善做好家族和企业传承计划,以及创始人不肯放权等原因。
那么,如何跳出“家事”困局,实现企业治理的制度化、规范化?设立家族信托,成为创始人寻求制度化解的破局关键。
02
构建百亿级传承护城河
2023年,83岁高龄的创始人开始调整家族财富规划。他将持有的市值约142亿港元的集团股份,均注入了公司,并以此来构建“家族信托”。
当他人问起成立信托的目的是什么,这位创始人虽未作出任何解释,但业内专家大多认为,成立家族信托的核心目的,或许并非简单的“分家产”,而是为了构建坚实的传承“护城河”。
1 隔离风险,避免内斗
创始人将核心资产,也就是上市公司股份从个人名下转移至信托,意味着这些股份不再属于创始人或其子女的个人财产。
即便家族成员之间发生矛盾,也无法直接分割或争夺这些股份,有助于从制度上避免因财产争夺而引发内斗的风险。
2 助力管理、保护家族企业与财富
通常情况,信托设立人虽将资产“交给”了信托,但依旧可以通过复杂的信托条款设计,如保留投资决策权等,实现对公司的实质控制。
这也有助于保障在传承过程中,企业控制权不会因家族内部纷争而旁落,从而保持家族企业控制权、决策权的完整性。
3 构建家族成员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
此外,委托人也自行设定受益人,并在信托文件中明确规定财产的分配内容、分配标准及分配条件等。
例如,可以规定子女在达到一定年龄、完成学业或在企业任职一定年限后,才能获得相应分红。这既保障了家族成员的基本生活,又能激励他们积极进取,可以从法律上保障家族成员利益共享。
这一案例,不仅为中国众多面临传承挑战的家族企业提供了启示,也反映了财富传承规划的重要性。传承不能等到“迫不得已”才启动,也不能仅凭“家族情感”的纽带来维系,前瞻性的制度化安排,或许才是破解传承困局的根本之道。
而对于中高净值家庭而言,无论是想通过股权信托,亦或是想选择家族信托、保险金信托等方式进行家族传承,寻求专业的机构答疑解惑、量身配置信托方案,或许都是一个较好选择。